《数智时代的社会风险与平台治理》
数字平台企业已在全球范围成为一个重要治理主体,但其引发的社会后果,却日益让人们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重要的“科技支撑”力量,数字平台企业因为快速的反应能力、强大的社群优势、生动的知识输出、丰富的技术应用场景,在众多的公共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忧的是,对资本和技术作恶的忧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这些治理挑战,健全社会领域数字规则日益紧迫,“平台治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数智时代的社会风险与平台治理》这一演讲,主要回答五个问题:什么是平台治理?如何理解国家对平台企业的治理?平台企业如何通过自我治理,实现商业向善?如何通过协同治理,实现平台与国家、社会的协同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可以在促进平台向善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图为2020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高校+企业:大数据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端论坛”就此话题做主旨发言
这门课的对象,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平台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以及有志于从事数字化研究的学者与学生。
吕鹏研究员围绕这一议题,在多个场合、为多家互联网公司管理层进行宣讲。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吕鹏研究员率领的团队,也一直在数字社会学和计算社会学领域开拓创新,做出了大量有影响的成果。详情可点击https://baiji.org.cn/?p=2193(“数字与计算社会学研究团队”介绍 )了解。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数字乡村建设》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下一个十五年最为重要的建设任务。中央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乡村振兴进入越来越具体的政策实施和项目落地阶段。但是许多地方以及企业,对于如何进行乡村振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如何处理和工商资本的关系,以及如何推进数字化建设,存在着众多的不解和误解。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数字乡村建设》这一演讲,主要回答四个问题:新发展格局下的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势是什么?数字乡村建设的场景,痛点与解决方案是什么?数字乡村领跑者中的政府和企业,是如何进行乡村建设?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技术,进入到乡村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
图为2020年11月27日,吕鹏研究员在山东莘县腾讯云数字农业产业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这次会议上腾讯云发布了《腾讯乡村智兴解决方案》。这样是本团队提出的“乡村智兴”IP首次公开发布
除此之外,基于对于乡村建设的长期研究和对数字乡村的大量调研,本团队提供关于乡村领域的各类培训和咨询服务。团队吕鹏、付伟、向静林、焦长权、张樹沁等多位老师,在国内多地多次围绕乡村建设中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数字转型、党建引领等话题,进行演讲和授课,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近些年来,团队凭借雄厚专业背景与独特专业优势,将“乡村”和“科技”两个研究维度结合起来,围绕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这一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同时,团队紧跟社会热点,积极发表水平专业、语言平实的社会评论,提出的“万企兴万村”、“乡村智兴”等概念被中央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头部企业采用,取得了积极的政策影响和经济效益。详情可点击 cun.baiji.org.cn (社计未来.智慧乡村网)了解。
图为2023年5月8日,受吕梁市委组织部、人才办邀请,为全市干部讲解新时代的数字乡村建设
《打造营商环境的软实力》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恶劣的营商环境则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营商环境是指影响商业活动(从企业开办、扩建、运营到关闭)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在既有研究中,营商环境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即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影响商业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如电力、通信、交通等)等;软环境则指影响商业活动的非物质条件,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和。大部分研究都将营商环境当作制度层面的概念,将制度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也即所谓的“制度至关重要”(institutions matter)。
讲授中央关于营商环境的方针政策、重点是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的梳理,为地方政府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如何改进营商环境评估得分、如何化解营商环境的风险点提供新思想、新观点、新角度。
图为2019年9月2日,在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工作会议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做主旨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出席会议。省委书记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姊妹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
讲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由来、基本思路、政策要点,尤其是通过历年的对比,分析当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点评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风险点。该课程部分内容与营商环境课程重叠,包括如果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营商环境建设。
常年以来,吕鹏研究员在多个场合就营商环境问题进行演讲。包括全国工商联、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国家药监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国家开发银行机关党委、上饶市委、广州市政法委、广东省教育厅、衡水市委市政府、玉门市委市政府、晋江市委市政府等机构举办的重要活动上进行演讲或授课。常年在南开大学EDP中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讲授课程。
在境外,吕鹏研究员在包括俄罗斯“盖达尔论坛”、非洲联盟总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法国波尔多政治学院、英国发展研究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aul H.Nitze高等国际研究院、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经济学院等机构举办的重要活动上用英语进行演讲或授课。
《寻找座头鲸:企业公共关系新形象》
主要面向企业家、企业高管和企业公共事务部门。今天这个时代,对企业来说,如何花钱,某种程度上已经比如何赚钱更加重要。许多企业都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却把“企业社会责任”简单地做成了“慈善”和“公益”。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走出过去的老方式,走向通过创新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发挥社会影响力、实现社会价值的新阶段。本讲座介绍“企业社会创新”(CSI)的思潮,梳理中国企业的典型做法。就像那些在融资市场上表现出色的新创企业被称为“独角兽”一样,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会成为社会创新领域的佼佼者,成为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双赢的“座头鲸”。
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是整个企业公共关系里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不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工程。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其实就是要实现“5R合一”。5R指的是就是GR(政府关系)、CSR(企业社会责任)、PR(公共关系)、HR(人力资源)、CRM(客户关系管理)。(点击这里查看完整内容,《什么是企业社会创新》)
企业必须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将企业公共形象当做是一个整体的战略工程,在一个接口平台(hub)上汇集各种意见和方案,建立与业务部门建立跨部门联合运营的工作机制,而不只是公司内部一个部门单兵作战的“小项目”。这也意味着企业要与更加广泛的伙伴建立更加经常性的互动、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这最终意味着,一个“包容性的价值网络”的建构。
吕鹏研究员围绕这一议题,在多个场合进行演讲,包括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百度公司、华大基因、美国GAP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温州市青蓝新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机构和各级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举办的重要活动上为企业家和商界人士进行演讲或授课。